多宝体育- 多宝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2025算力中心创新融资研究报告
2025-10-22多宝体育,多宝体育官方网站,多宝体育APP下载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,从日常智能助手到企业大规模模型训练,对算力的需求正呈爆发式增长。作为算力基础设施核心的算力中心,不仅是数字经济的底座,也面临着巨额资金投入的挑战。近日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(CAICT)发布《算力中心创新融资研究报告(2025年)》,系统梳理了算力中心融资的发展路径与创新模式,为行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新视角。
报告显示,我国算力中心规模正稳步实现跨越式增长。截至2025年6月底,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,智能算力规模突破788 EFLOPS(FP16),这些硬件基础支撑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在制造业、服务业中的深度应用,成为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升级的关键。
政策层面,近年来支持算力中心发展的文件密集出台。从《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到《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》,再到东数西算工程落地,不仅明确了算力中心的全国布局方向——引导大型算力中心向京津冀、长三角、成渝等八大枢纽节点聚集,还为融资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。2024年起,数据中心、算力设备被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,湖南衡阳南岳智算中心、河南平顶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等项目,均通过专项债获得部分建设资金;企业主导的项目中,光环新网呼和浩特算力基地、上海超级智算中心等也以银行贷款作为重要资金来源,传统融资渠道为行业打下了发展基础。
回顾算力中心的融资历程,行业资金来源随市场环境与政策导向不断迭代。上世纪90年代至2010年萌芽期,行业由电信运营商主导,建设资金多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,彼时互联网应用简单,小规模算力中心即可满足需求,市场化资本参与度低;2011年至2020年快速发展期,移动互联网从3G迈向5G,云计算普及推动IDC业务转型,IDC牌照开放后,华为、阿里等企业入局,世纪互联、光环新网、数据港等第三方服务商陆续上市,私募股权基金(PE)、风险投资(VC)开始活跃,美元机构与互联网大厂产业资本成为行业扩张的重要力量;2021年至2024年政策引领期,东数西算战略落地,政府专项债、产业引导基金成为重要资金补充,人民币投资机构逐渐取代部分美元机构,成为市场主力,行业尝试类REITs等资产证券化工具,但规模有限;2025年至今,行业正式进入拥抱创新阶段,首单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(ABS)、首批算力中心公募REITs先后落地,标志着算力中心融资从传统渠道正式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。
当前,私募股权基金、持有型不动产ABS、公募REITs构成了算力中心创新融资的核心工具,三者覆盖项目从开发到成熟的不同阶段,形成了递进式资本链条。
私募股权基金是项目早期的资本引擎。不同于传统银行信贷对成熟项目的偏好,私募股权基金能针对算力中心高投入、长周期的特点,提供灵活支持。在项目开发初期,基金可通过股权、夹层投资等方式注入启动资金,缓解企业自有资金压力;在项目爬坡期或成熟期,通过收购部分股权帮助原股东盘活资金,支持新业务拓展。国际巨头黑石在全球布局的算力中心资产价值超700亿美元,国内鼎晖投资也早在2020年设立首支人民币算力中心专项基金。这类基金不仅决策效率高,还能为项目提供运营管理、资本运作赋能,比如参与项目预算管理、建设监督,协助对接后续融资渠道。
持有型不动产ABS(又称私募REITs)则是盘活存量资产的利器。这类产品以算力中心运营产生的稳定现金流为基础,条款设置灵活,能兼顾企业与投资者需求。2025年4月,中信证券-万国数据2025年第1期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,成为全国首单数据中心类产品;同年5月,世纪互联相关产品也获批。对企业而言,这类ABS审批周期短,通常数月内即可完成,能快速回笼资金;对投资者来说,标准化的产品设计降低了参与门槛,吸引更多机构资金进入,同时产品通过运营治理、定期信息披露、流动性支持等机制,保障资产运营稳定性与投资者权益。
最受关注的当属2025年8月上市的首批算力中心公募REITs——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(508060.SH)与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(180901.SZ)。作为普惠型金融工具,公募REITs通过发行基金份额,将原本数十亿的算力中心资产化整为零,普通投资者也能参与投资,且政策要求每年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可供分配金额的90%。对企业而言,公募REITs构建了投建管退的完整资本循环,比如企业可将成熟项目注入REITs回收资金,再投入新项目开发,同时降低负债率;对行业而言,公募REITs要求详尽的项目信息披露,从投资建造到运营管理细节公开,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对标样本,还推动算力中心向专业化、精细化发展,首批REITs项目均披露了PUE(电能利用效率)指标,并计划投入资金进行绿色低碳改造。
创新融资工具需匹配优质项目才能发挥最大效用。报告指出,算力中心项目投资需重点关注多方面因素。政策合规性是首要前提,优先选择纳入东数西算枢纽节点、符合地方新基建支持的项目,这类项目更易获得政策与资金倾斜;审批手续完整性不可或缺,节能审查、环评、土地使用证、电力接入批复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手续必须齐全,比如国家要求2025年底新建大型算力中心PUE降至1.25以内,枢纽节点不高于1.2,这些指标都是审批关键;技术先进性直接决定项目竞争力,需从算力(集群有效规模、硬件兼容性、利用率)、存力(存储容量、吞吐量)、运力(网络时延、带宽、冗余配置)三个维度评估,确保满足AI时代需求;运营服务能力影响长期收益,要看团队是否具备成熟运维体系、专业资质人员,是否部署AI驱动的监控与自动化运维系统;价值评估则聚焦未来现金流,机柜租金水平、上架率、续租率等收入因素,以及电价、运维成本、资本开支等支出因素,均直接影响项目长期价值。
未来,算力中心融资生态的完善需要政策、金融机构、企业三方协同。政策层面,需进一步明确不同融资工具的资产准入标准,简化审批流程,同时探索推出REITs衍生品,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,让资本更好服务产业;金融机构应根据算力中心不同阶段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,早期用私募股权基金,成熟期用ABS或REITs,同时关注绿色减排、技术创新等维度,引导行业良性发展;对算力中心企业而言,要根据自身资产阶段选择合适融资工具,从项目初期重视合规性,做好资料保存与信息披露,同时培养熟悉资本市场的人才,适应新型融资方式要求。
从依赖传统信贷到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,算力中心融资模式的创新,不仅解决了行业缺钱难题,更推动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。随着AI技术深入应用,算力需求还将持续增长,更完善的融资生态将为算力中心建设注入更多活力,最终支撑起更智能、更高效的数字生活与产业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