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金新闻基金持仓基多宝体育- 多宝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金动向-证券时报栏目
2025-08-18多宝体育,多宝体育官方网站,多宝体育APP下载
一度爆款频出的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(下称“同业存单基金”),出现规模大幅下滑。截至8月15日,全市场101只同业存单基金规模不足1300亿元,和逾3500亿元的募集规模相比缩水超60%。其中,有26只基金是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,占比超过1/4,徘徊在清盘边缘。业内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,同业存单基金规模下降有两方面原因:一是缺乏投资业绩优势,二是近几年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,债券行情兴起和权益资产走出低谷,市场资金对同业存单基金的关注度有所下降。超1/4基金沦为迷你基金8月15日,沪上一家中小型公募发布公告,其旗下同业存单基金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...
近日,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太平资产”)、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人保资产”)相继获批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。至此,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总数量增至7家。
随着A股行情热度不断提升,越来越多公募基金经理通过网络平台开通基金实盘,实时展示“成绩单”。
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浮出水面。根据基金公司的上市公司股东发布的公告,在公募基金行业降本增效的转型过程中,头部基金公司聚焦行业变局发力,展现较强的经营韧性。部分小基金公司仍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,行业分化态势明显。基金公司业绩冷热不均今年上半年头部基金公司经营业绩有所回升。中信证券发布的华夏基金业绩快报显示,华夏基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.58亿元,同比增长16.05%;净利润11.23亿元,同比增长5.74%。华夏基金经营业绩的抢眼表现,缘于其资产管理规模的持续增长。天相投顾数据显示,截至6月30日,华夏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2.1万亿元,仅次于易方达基金,较去年底增长3100多亿元...
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王小芊ETF正在重构部分港股核心板块的定价体系。8月15日,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358.76亿港元,单日净买入金额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启动以来的新高。截至当日,今年以来,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已达到9389亿港元,继续刷新年度纪录。值得注意的是,港股主题ETF在南下资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Wind数据显示,年初至今,资金净流入超百亿元的9只股票型ETF中,有6只为港股主题ETF。资金不断借道港股主题ETF买入港股,并推动港股估值修复,在一些行业板块中逐步争夺定价主导权。三大主题领跑 ETF加速买入港股今年以来,港股主题ETF延续了资金流入的强劲态势,在互联网、非银金融和创新药三大主...
市场重回3700点上下,上一轮牛市成立的基金也正在陆续解套。2021年2月,上证综指创下了3731.69点的阶段高点,随后呈现震荡调整走势,当年9月再次挑战高点,可惜鸣金收兵于3723.85点,之后便开启了长达三年之久的趋势性下跌,2024年最低下探至2635.09点。如今,四年时间倏忽而过,2021年的高点近在眼前,证券时报·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,在2021年市场高点成立的基金中,已经有超五成基金净值回“1”,实现回本,但仍然有部分产品处于腰斩状态,业绩分化较大。超五成基金已经回本8月15日,上证指数震荡上行,收红于3696.77点,与此同时,众多成立于2021年3700点上下的基金也终于解...
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陆续披露,知名私募重仓股逐渐浮出水面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8月15日,已有50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报,其中,106家上市公司股东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出现了私募机构的身影,私募机构合计持股市值为251.64亿元。高毅资产减持海康威视8月2日,海康威视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,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.18亿元,同比增长1.48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.57亿元,同比增长11.71%。值得一提的是,重仓持有海康威视多年的高毅资产,再次减持了公司股份。海康威视公布的半年报显示,截至今年二季度末,高毅资产旗下私募产品——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持有公...
近日,沪指以突破的方式回到3674.40点上方,在“宽指稳场、窄指跳舞”的行情下,公募掘金策略正逐渐“由宽入窄”。在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背景下,基金投资由宽入细、由宏观布局转向微观个股正成为投资主流,叠加当下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,新兴行业主题机会持续涌现,公募持仓风格普遍存在主题性、行业化。大量行业主题基金的发行,进一步强化窄基策略、赛道化策略的流行,借助热门的细分行业以及港股仓位,从细分领域获得超越宽指收益,已成为一批优秀基金经理的共识。翻倍基频现,牛基收益跑赢宽指沪指从2024年10月8日的3674.40点,到2025年8月15日的3696.77点,看似波澜不惊的行情中,却上演一幕宽...
凭借对股基尤其医药、科技基金的重仓,公募FOF一改四年业绩困境,创下五年来最好表现。由买债基转为买股基的公募FOF,正成为公募新的增长亮点,业绩表现最好的FOF产品年内已有34.28%的收益,且全市场超九成FOF年内收益飘红,FOF在2022年度的最佳收益仅为0.29%。证券时报·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,全市场排名前10强的FOF,均重仓高弹性的股基,并减少对债基、保守平衡型基金的布局。九成FOF实现业绩飘红Wind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8月17日,已有29只(不按份额)公募FOF年内收益超20%,业绩表现最好的FOF产品年内已有34.28%的收益,且全市场超95%的FOF产品实现年内收益转红,从最佳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