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宝体育- 多宝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韩德君退役辽宁男篮全部沉默!郭艾伦一句话让全网破防
2025-09-14多宝体育,多宝体育官方网站,多宝体育APP下载38岁,18年,CBA生涯画上句号。 韩德君退役整整两天,辽宁男篮官方没发一条消息,队友没人吭声。 一个为球队拼了快二十年、拿过四次总冠军的功臣,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。 没有仪式,没有告别,连一句“谢谢”都吝于开口。 你说这正常吗? 你告诉我,这正常吗?
而第一个发声的,居然是被交易到山西的郭艾伦。 他只说了一句:“以后谁给我挡拆? 会想你的……”就这么一句话,全网破防。 多少人看着手机屏幕,眼眶直接红了。
2007年进一队,一待就是18年。 他不是没机会走。 北京首钢当年砸千万年薪挖他,他连眼皮都没眨:“钱算啥? 我就认辽宁这块地!
“郭韩连线”是CBA多少年的招牌? 郭艾伦鬼魅般突破分球,韩德君接球就起,劈扣、补篮、造犯规,对手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。 那不是战术,是肌肉记忆,是18年朝夕相处磨出来的默契。 你让新来的中锋跟谁练? 跟赵继伟? 跟弗格? 他们能打出那种化学反应吗?
可现实多讽刺。 夺冠功臣退役,球队上下静悄悄。 官微没动静,教练组没表态,队友朋友圈清一色空白。 反倒是远在山西的郭艾伦,第一个站出来说话。 这不叫打脸,什么叫打脸? 当年他俩在场上互怼,郭艾伦嫌大韩跑得慢,大韩嫌郭艾伦太独,可真到离别的时候,只有那个“刺头”说了人话。
有人说,职业体育就是这样,来来去去很正常。 可问题是,正常不等于冷血。 王治郅退役,八一队办了退役仪式;易建联离开广东,全队含泪送别;就连外援马布里,北京首钢都为他立了雕像。 韩德君呢? 18年忠诚,换不来一条微博。
李晓旭现在还在队里,可谁还记得他也是“辽篮三老”之一? 他们拼到最后一口气,换来的是什么? 是年轻人上位,是商业包装,是流量球星的入驻。
而现在的辽宁队,到底还剩什么? 三连冠时期的六大核心——韩德君、李晓旭、郭艾伦、赵继伟、张镇麟、梅奥,现在只剩赵继伟和付豪在撑场面。 杨鸣坐在教练席上,手里能打的牌越来越少。
数据不会骗人。 韩德君职业生涯场均15.2分、10.1个篮板,季后赛多次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。 2022年总决赛,他带伤出战,硬是扛着江苏的吴冠希把冠军拿了下来。
可就是这样一个人,退役后连个公开回应都没有。 球迷心凉透了。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写:“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。
再看青训这边,更是一地鸡毛。 张峻豪、黄秋实这帮年轻球员,本该是未来的希望,结果因为群殴事件被禁赛三年,直接断送CBA生涯。 俱乐部最后的处理方式,是把他们送到西班牙“练级”。 可三年空白期,回来还能适应吗?
你说这是惩罚,还是放弃? 如果连自家青训都管不好,谈什么未来? 谈什么重建? 韩德君走了,李晓旭老了,郭艾伦被交易,赵继伟迟早也要面临转型。 杨鸣再神,也变不出人来。
别忘了,大韩不只是打球,他是“老大哥”。 新人犯错,他骂;队友低迷,他吼;比赛焦灼,他拍着胸脯说“交给我”。 这种精神属性,是数据体现不出来的。 你让一个外援去当“家长”? 可能吗?
更讽刺的是,韩德君其实早就有预感。 上赛季被广厦横扫,他坐在场边,眼神空洞。 那场比赛他只打了18分钟,5分4篮板。 不是他不行了,是球队节奏完全变了。 快攻、三分、无限换防,传统的中锋越来越难生存。 他拼了,可带不动了。 他知道,属于他的时代,真的结束了。
但他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役,是不是也在用沉默抗议? 抗议球队对功臣的冷漠? 抗议青训的混乱? 抗议整个体系的功利化? 没人知道。 他没说,也不会说。 就像他打球一样,闷头干,不张扬。
唯一让人欣慰的是,他还会代表辽宁参加全运会。 至少还能再看几场他的比赛。 可那之后呢? 退役仪式会不会有? 球衣会不会退役? 目前没有任何消息。 辽宁男篮的沉默,还在继续。
球迷开始质疑:我们到底是在支持一支球队,还是在支持一种人情味? 如果忠诚不被尊重,拼搏不被铭记,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为这支球队流泪? 为什么还要在深夜守着直播,看着他们输球后心痛?
在这个数据为王、流量至上的时代,还有人记得“挡拆”这种老派配合,还有人记得那个胖胖的、跑不快、跳不高,但永远站在禁区里的大韩。
你说职业体育讲的是成绩,可成绩之外呢? 有没有一点人情? 有没有一点温度? 当一个球员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一支球队,他离开时,难道不该有个体面的告别?
现在网上吵翻了。 有人说:“别矫情了,职业体育就是生意。 ”可也有人反驳:“那为什么NBA球员退役都有致敬视频? 为什么广东给易建联办退役巡演? 生意归生意,人情归人情,两码事。 ”
更有人翻出老照片:2018年夺冠夜,韩德君抱着奖杯哭得像个孩子;2022年总决赛,他累得瘫坐在地,郭艾伦冲上去把他扛起来。 那时候的辽宁队,像一个家。 现在呢? 像不像一个公司? 业绩不好,老员工优化,新人上岗,流程走完,散会。
韩德君的退役,或许不只是一个人的告别。 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当下中国职业体育的某种现实——我们越来越擅长打造流量球星,越来越精通商业运作,但似乎正在慢慢失去对“老将”“忠诚”“情义”这些词的敬畏。